时间:2024-12-21 14:01:46 发布人:小编 浏览: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是一年之中阴气最为旺盛的一天。此后,一阳初生,阳气产生并逐渐旺盛。因此,冬至养生要注意以下方面。
防寒保暖护心脑
冬至时自然界天寒地冻,养生需驱寒就温,护卫人体的阳气,预防各种疾病。保暖尤其要注意暖双足和双手。要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不露踝,多活动下肢、双脚。睡前坚持用热水或中药煎水泡脚,并按摩足底的涌泉穴,可温肾助阳,以散寒邪。经常互搓双手,能刺激手部的诸多穴位,促进手部经络的气血流通,增强人体抗寒能力。
此外,冬季尤其要重点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寒冷天气对人体最直接的影响是造成血管收缩、血液变黏稠、血压升高,容易诱发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疾病,同时还可能使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疾病加重。预防心脑血管病一定要注意保暖,白天穿衣和夜间盖被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添,避免寒邪伤阳。还应注意保存体力,早睡晚起,让睡眠时间稍长一点,以促进体力恢复,增强抗病能力。
清晨可饮用一杯温水,以稀释血液,促进新陈代谢。由于清晨气温较低,易损伤阳气,晨练最好等太阳出来以后再进行。如果遇到特别寒冷的天气或雾霾较重的天气应取消晨练。
少吃生冷养胃肠
消化性溃疡、慢性胃肠炎等胃肠病患者冬季往往因脾胃阳气受损,频发胃痛、胃脘饱胀、泛酸、嗳气、腹痛、肠鸣、泄泻等症状。预防胃肠病一定要管住嘴、穿好衣,不吃生冷、油炸食物,不喝碳酸饮料,不空腹喝牛奶或者酸奶,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温热、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三餐定时。调整生活起居,按时休息,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脾主四肢”,运动能兴奋肌肉,调动、强盛脾胃消化功能,帮助预防脾胃疾病的发生或症状的加重。
辨证进补藏能量
由于气候寒冷,此时节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同时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而且从冬至起,人体阳气开始生发,乘此机会进补,补品的有效成分容易积蓄在体内以发挥最佳效能,为新一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食用辛温补阳类食物
冬季进补宜温热,应以“藏热量”为主,选用含有优质蛋白质与有辛温补阳作用的食物来御寒,如鸡肉、牛肉、羊肉、蛋类、豆制品、核桃、栗子、桂圆、红枣等。
多吃坚果和黑色食物
坚果类食物多性质温热,有补肾益精、强体御寒的作用;黑色入肾经,能够益肾强肾、强健生命之基。因此,冬至可适当多吃一些黑豆、黑米、黑芝麻、乌鸡等黑色食物,以及核桃、栗子、杏仁等坚果,对身体大有裨益。
适度养阴,辨证进补冬至气候寒冷,人们活动量减少,阳气潜伏于体内,加之许多人长时间待在暖气房或空调房中,过度取暖,又多食肥甘厚味食物,或一味通过食物、药物补阳,致使阳热偏盛、阴液亏虚。因此,这类人群要注意在医生指导下适度养阴,不论食补还是药补,均应遵循“辨证进补”和“不虚不补”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