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园地

酸甜中药乌梅的功效 治久咳助消化

时间:2016-03-11 11:11:41 发布人:杨斌 浏览:

   乌梅可能是很多人喜欢的零食,加工后吃起来酸酸甜甜的,是特别下胃的小零食。其实,乌梅还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治疗某些疾病的有特效,比如小儿蛔虫,久泻等。一起来了解乌梅吧。

  乌梅 Wumei

  《神农本草经》

  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的近成熟果实。主产于浙江、福建、云南等地。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皱皮,色变黑时即成。去核生用或炒炭用。

  性能: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

  应用:

  1.肺虚久咳。

  本品味酸而涩,其性收敛,入肺经能敛肺气,止咳嗽。适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证。可与罂粟壳、杏仁等同用,如一服散(《世医得效方》)。

  2.久泻,久痢。

  本品酸涩入大肠经,有良好的涩肠止泻痢作用,为治疗久泻、久痢之常用药。可与罂粟壳、诃子等同用,如固肠丸(《证治准绳》)。取其涩肠止痢之功,配伍解毒止痢之黄连,亦可用于湿热泻痢,便脓血者,如乌梅丸(《圣惠方》)。

  3.蛔厥腹痛,呕吐。

  蛔得酸则静,本品极酸,具有安蛔止痛,和胃止呕的功效,为安蛔之良药。 适用于蛔虫所致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的蛔厥病证,常配伍细辛、川椒、黄连、附子等同用,如乌梅丸(《伤寒论》)。

  4.虚热消渴。

  本品至酸性平, 善能生津液,止烦渴。治虚热消渴, 可单用煎服,或与天花粉、麦冬、人参等同用,如玉泉散(《沈氏尊生书》)。

  此外,本品炒炭后,涩重于酸,收敛力强,能固冲止漏,可用于崩漏不止,便血等;外敷能消疮毒,可治胬肉外突,头疮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大剂量可用至30g。外用适量,捣烂或炒炭研末外敷。止泻止血宜炒炭用。

  使用注意:外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者均不宜服。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痔,蚀恶肉。”

  2.《本草纲目》:“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

  3.《本草求真》:“乌梅酸涩而温,------入肺则收,入肠则涩,入筋与骨则软, 入虫则伏,入于死肌、恶肉、恶痣则除,刺入肉中则拔-----痈毒可敷,中风牙关紧闭可开,蛔虫上攻眩扑可治,口渴可止。宁不为酸涩收敛止一验乎”。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碳水化合物、谷甾醇、蜡样物质及齐墩果酸样物质。

  2.药理作用:本品水煎剂在体外对多种致病性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离体兔肠管的运动;有轻度收缩胆囊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在体外对蛔虫的活动有抑制作用;对豚鼠的蛋白质过敏性休克及组胺性休克有对抗作用,但对组胺性哮喘无对抗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临床研究:据临床报道,用乌梅枯痔注射液注射于内痔核内,治疗初期内痔、叶状内痔、花圈状内痔、曲张型混合痔平均于2周内治愈(《江苏中医杂志》,1980,5:29)。 用乌梅浓煎,顿服,同时口服维生素B、C等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74例,均获良效(《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1:694)。另外,本药尚用于慢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婴幼儿腹泻、胆囊炎、胆石症等。

  喜欢吃酸食的朋友们,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乌梅。对于有蛔虫的儿童,更是可以多吃一点乌梅,可以缓解蛔虫带来的疼痛,配合打蛔虫药,效果会更好。

关于我们| 院长信箱| 合作交流|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投诉意见| 网站地图| 管理入口

地址: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栋川镇西街8号 联系电话:0878-5712600

设计/运营维护:国医在线运营发展中心

滇ICP备17006604号

滇公网安备 53232502000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