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7-29 22:03:51 发布人:李童 浏览:
在第四届岐黄论坛社会知名人士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现阶段发展的新形势、新状况,就中医药发展的核心问题展开交流探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其广指出,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将以维护人类身心健康为中心,中医药具有低成本、个性化、覆盖全民和可持续性的特点,未来发展方向应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6年在题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的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基于中国特色,陈其广指出,我们要建立一个独具中国特色,技术成熟、疗效明显同时费用又相对低廉的医疗卫生模式。
当然,讨论中医学是以疾病为中心还是以健康为中心,并非否定中医学同时肩负防病和治病双重责任。陈其广指出,在发展中医药时还是要区分侧重点,明确不同的侧重点决定着不同的利益分配体制、机制和结构。中医药将发展侧重点转向健康,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陈其广表示,一方面,来自中医药界对中医药科学的创新追求,希望探索战胜疾病的新原理、新方法;另一方面,近年来民众的健康意识增强,自我保健需求旺盛,如果中医药不能将以健康为中心的基本内容和服务提供给大家,大家也会去找,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一些中医药养生的方法很火爆的一个直接原因。
“医保既不能是无底洞,也不可能是验钞机,这就需要我们探索以健康为中心的中医药发展模式。”陈其广表示,医保群体是医药服务的需求主体,医保制度是外部影响中医药发展方向和方式的主要动力。
“关注中医和医学中心的转变,不但要关心动力,更重要的是要关心阻力,阻力是能否实现中心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他指出,改变医学中心,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我们的医药业,包括学术界和产业界,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就业结构要有调整,人员结构要有调整,整个产业格局和利益分配格局都要有调整,这个是转变最大的阻力所在,现有格局下的现有利益调整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这一转变。
在中医和医学中心转移过程中,除了关注政策和产业的动力外,陈其广认为文化和科普工程也应该重视。会上,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杨关林、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文化出版社总编史原朋、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经济学专家郭夏、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顾植山等来自社会各界的知名专家也针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科普、中医药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